深度聚焦
留学行业观察

感慨:殇,太傻留学咨询成太傻留学中介

无意中看到王老师的一篇文章,也诸多感慨,曾经的辉煌,现在只能给新人当故事讲了。观察君也经历过太傻辉煌的年代,那时候,咨询公司的形象大多是专业,实力的象征,为学生着想,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争取获得更好的申请结果,中介的形象在国内好像从来就没高大过。如今的圈内,依然有一批在坚持“咨询”情节的顾问,但已经不能简单说中介坏,咨询好了,中介中有靠谱的顾问,咨询队伍里也有不靠谱

感慨:殇,太傻留学咨询成太傻留学中介

感慨:殇,太傻留学咨询成太傻留学中介

的“专家”,至于太傻的变身,是好是坏,我们不做评论。分享此文,感怀那个时代。
————————-
今天,收到前同事发给我的一条新闻,《太傻留学,开创一个时代后的悲伤》讲的是太傻已经向中介投降,从以前自己一直声称的不做中介,做纯粹的咨询业务,转而以留学中介业务为主业了。这是太傻2013年被收购事件之后,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的一个重磅事件,仅仅时隔一年。

说殇,是真的心伤。太傻咨询,一个在普通人看来根本就是太愚蠢的起名,在留学咨询界本来是有显赫的声名的。慢慢的,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走向了衰落。由开始的独挑反击中介业务的大梁,走不与海外烂校合作招生的独立咨询服务道路,慢慢迫于营收压力,变成了昨日自己的对立面,不能不让我,2006太傻广州分公司创立时的最早期员工,感到一阵阵悲伤。毕竟,太傻是我进入留学行业的领路人,而且正是由于当年太傻的理念,使得我们一直对中介模式的既吃海外校佣金又收学生服务费的模式相当不感冒,把留学咨询业务定义成要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术水平,谋取更高申请目标,高水平参与名校竞争的一种独立的第三方咨询服务。

这里我讲一下中介模式(agency)与真正咨询(consulting)模式的区别,其实很简单,即使利益立场的问题。如果你拿招生学校的佣金,自然难免会为了佣金而做出有利于佣金支付方的陈述甚至是构陷。不论你机构所谓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最终,你的员工为了业绩,也会不自觉的去劝说学生进入佣金更丰厚的教育机构或者教学项目。比如,双录取的流行,盖不过因为提供语言录取的语言中心是学校的营利实体,一般给的佣金高达语言项目学费的15%以上。

而学生往往是有多种目标的,既想参与名校竞争,又有各种各样的现实的问题。如果代理了资质一般的学校,那么,是更多的帮助学生竞争名校,还是尽量弄个合作院校把学生推送过去,完成合同,成功收取合同费用,这只怕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得清楚的问题。所以,很多中介公司搞什么所谓VIP服务,搞什么所谓高端咨询业务,往往最终还是脱离不了打击学生目标,最终推送到自己合作单位的窠臼。说白了,谁不愿意更加轻松地赚钱呢?名校之所有为名校,最重要的是竞争压力更加大,申请难度更高。很多打着咨询顾问旗帜的中介服务,虽然承诺学生做名校申请,但是却在选校阶段强制要求选择所谓保底校,或者软磨硬泡,或者生硬逼迫,或者干脆忽悠欺骗,最终无不是让学生能够有录取能够在自己的合作范围,或者低难度申请范围。这个有过和中介合作经验的同学自然清楚,大家也不要问我是不是这种情况,去问你身边曾经在各种中介或者伪咨询公司合作过的师兄师姐就知道了。

太傻最初是反对这种中介模式的旗手,自然也得罪不少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常用的黑太傻的招数其实就是说太傻也帮学生写申请,填表,代理学生做申请就是中介。说实话,填表那些东西真不是什么技术活。所以是没有必要代理学生去做的。至于写申请文书,可以用很简单的操作流程设计规避,那就是,指导和修改,而不是代写,学生写个初稿,你给他修改,指导,就是咨询,而不是中介了。填表那个流程实在太容易,指导学生做,或者学生父母做,或者让学生随便授权一个第三人做,就不能算是代理了。实际上,是否中介模式,关键不是看你是否代替学生做事,而是看你是否收受海外院校的招生代理佣金。因为这才是会导致你在学校、学生、自己三方利益发生冲突时,产生选择差异的根本因素。利出一处,自然力出一孔,利出多处,则选择压力小的途径。这才是区分中介与咨询的根本标准,有些咨询公司,打着咨询旗号,做的也是中介业务。有些中介公司,虽然提所谓咨询顾问服务,其实还是脱不了中介业务的诱惑与限制,毕竟中介业务来钱是快易狠的。

但是,太傻变化很快。2003年借着9.11后政策收紧靠签证业务起家,借助太傻论坛聚集了很多人气。后来开了上海分公司,06年又开了广州分公司,在我当时入行的时候,他们还是咨询和服务一体的。不过后来,公司要搞咨询部(即销售)和服务部门分离。咨询部顾问只管销售和签约,而服务部门的人来完成服务。这种割裂当然是出于快速扩张营收和规模的考虑,刚开始也确实实现了公司的快速扩张。但是,咨询和服务的分离直接导致了两个部门的脱节,造成了极端恶劣的客户体验。销售部门为了销售,什么事情都敢承诺,但是交钱签约之后到了服务部,则为了实现服务的成功,对学生的目标施以各种打压是免不了的。这就无形中在本质上变成了中介一样的模式了。就是,顾问内部的分割导致了顾问与客户利益产生了冲突。而且,销售和服务的分割,直接导致了顾问业务水平的下滑。因为如果你要做后期服务,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级别的申请,招生,以及各种教学就业特点,都要不断地研究。但是,一旦分割之后,销售顾问就不要管这些问题,只要照本宣科或者把所有有关服务问题都回避掉,专门陈述合同,而对一些申请关键的技术条件和因素缺乏把关能力,则在签约风险控制和目标承诺方面随意化。

08年我来到北京寻求发展。更是听到学生中各种有关太傻的传闻。比如,销售部门的人跟保险公司的寿险顾问一样,激进的销售,各种天花乱坠的说辞。我知道这间公司真的变了。原来在广州一起非常敬佩大傻哥的一位同事,后来带着一班兄弟姐妹跑出去另立门户了。北京的老员工也是走得差不多。实际上最后他们所谓金牌顾问,2年以上经验的人都不多了。这和很多中介公司是非常一致的。人员流动加快,顾问培养也就谈不上了。一切以签约量和成功完成合同为准绳。

太傻去年再次被人们关注,是因为出售给华闻传媒的股权转让交易。据说卖了4000万,但是今年传出营收没有达成交易合同的承诺,还要倒找华闻的钱。然后今年又要做所谓业务多元化,而且直接把自己原来猛烈反击的中介业务作为主业,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当然,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最近两年,已经有好几个原本宣称做咨询模式的留学公司,都申请了中介牌照,也开始转入中介模式了。成本高企,广告费暴增,而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员工却更难培养和留存,服务质量根本无法与咨询模式相匹配,只能最走向中介,也就是终结咨询业务。

现在,曾经极力反对中介业务的太傻咨询,也转向了以中介业务为主业的模式,完全向自己曾经的敌人投降了。

太傻这下再也不要害怕中介公司诬自己为“黑中介”了,我却不禁一阵阵的伤感。

所以,我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一行:
“太傻退出了咨询业务,作为太傻广州2006年的创始元老的我,还在坚持着。” 谨以此,与各位同事,以及各位仍然坚持行咨询模式的前太傻的老同事们,共勉。

请记住,咨询与中介的唯一区别,就是,是否收受招生单位的佣金,也就是,利益立场是否唯一倾向我们的客户,也就是海外教育的消费者,即受教育的学生及其家庭。

===========
王觉菊,北京追远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VIP私人订制服务部总监

赞(1)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学行业观察 » 感慨:殇,太傻留学咨询成太傻留学中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留学行业观察,有深度,更有态度

合作洽谈高端人才

爱打赏的同学运气都不差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