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聚焦
留学行业观察

一名留学顾问的心里话

最近和客户沟通,让我有种学生和家长的梦想似曾相识的感觉,总不自觉的在那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和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形象又一次活跃在我的大脑和敏感的神经思维里。

一名留学顾问的心里话

一名留学顾问的心里话

第一个故事:从排斥到信任,我们之间的戏剧性转折。

一位即将签约的客户,去年自己DIY失败的客户即将转由我来跟进。 由于这个客户比较特殊,家长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去年的申请失败,我利用了几乎一个下午的时间研究他的案例,等待晚上他的到来!

也许是孩子没有做好充分沟通的准备,这是一个慎重的孩子,每个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才会反馈的孩子,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但我一个个咄咄逼人的问题,显然使他很困惑甚至有点排斥。因为看完他去年的申请材料,我很主观的在脑海里有一个立体的他,我习惯性了剖析了他多元文化等特点。而且圈圈点点标注了很多我急切希望得到他反馈和指点他的信息。

也许小孩幼儿阶段换过5家幼儿园,小学阶段在法国学习,在国内也辗转了上海,北京,广州的经历,使得他对陌生的环境显得很审慎,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敞开和接纳。他表现出了排斥,我的冷静,他的窘迫和刺猬性似的反弹,让人有点好似这个孩子叛逆性的有意反击,感觉第一次见面的谈话都支撑不下去了。

很快,他的爸爸发现了问题,我们各自休息了一会。他们全家再去做个讨论,回来的时候,孩子明显敌意和困惑减少,笑着说,他承认自己很感性,也很不太规律,我的冷静和现实,正是对他最好的帮助。我也承认,我先入为主,在没有和他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通过文书和申请的材料,就已经对他行成了自己的一套想法,这是不全面的。

哈哈,相视一笑!

接下来的两次面谈,我们发现孩子特别的健谈,气氛也很融洽,孩子似乎很信任我们,愿意摊开心扉的讲,老实说,我感觉到去年的申请失败,对他来讲,他很想忽略而过,但又特别在意!

从专业来讲,他特别想申请音乐专业,但是他在11年级的时候才开始自己作曲,大约有20多首,没有经过任何老师的指导,无师自通,但对于音乐学院来讲,他的背景显然这个阶段不太适合直接申请音乐学院的新生!而这是个视音乐为生命的孩子(暂且不管是阶段性的还是,实质上他有段时间也对其他的很执着,家长担心他的毅力和持续的热情度不够)。

由于第一次的交锋,我显得比较保护他潇洒的语言和外表下的内心,没有直接否定他。通过查找15所左右音乐学院的内部转学,新生,双学位,Minor 的数据,我只想清晰的展现给他看,他是否能够现在做到,如果做不到,只能将来申请双学位或者Minor,或者转专业。就在我们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帮他做这些院校的筛选查询的时候,他周六主动拨通了我的电话,说“老师,我想过了,只要有音乐学院好的学校,我可以接受一开始申请物理或者工程。不要直接申请音乐学院。”我如释负重的笑了,对他说:“我一直等着他自己做这个决定。”

接触有进一步的突破,谈得多了,我直接的说出了我的感受,我认为他自小过多的适应各种不同环境,文化,语言,使得他敏感,也许还有一段段“艰辛”的故事呢。呵呵,他笑了,看得出他和我,Emily的感情还是拉近了!还确实就讲了刚到法国的时候,听不懂老师的语言,节日老师要求大家盛装出行,结果,只有他穿着平常的衣服去到节日现场,那种尴尬至今非常深刻。

当然,包括去年的文书,他的极力想表达又想掩盖些什么,以至于大家不明白他想讲什么。我有那么一个时刻,曾经看到读书时代相当作家的“我”。呵呵,老天,现在他谈到去年的申请,已经不再太掩饰和排斥了。

第二个故事:谁没有梦想?关键是如何点燃。

并不是所有客户第一次见面都愿意跟你谈梦想,特别是那些表面看似洒脱的孩子,他们经常极好的掩藏了自己。

和沪外的孩子Liu沟通的时候,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爸爸,当我对他期望的说出:“ 爸爸一直没有发言,一定有很好的补充,请问孩子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一种形象,最欣赏孩子的哪些特点。”

爸爸想了想,问我“老师,从你的接触和沟通中,你觉得我的孩子最大的亮点,区别于他人的是什么?”

他爸爸来了句,我的孩子是个有伟大梦想的人。

哗啦,就在那一刻,孩子和妈妈的眼眶都红了。 孩子甚至激动得哭出声来。

他的梦想是什么呢?就是眼见着爸爸在家族企业的纠纷中,为了维护家族的关系,不得不牺牲一些企业的正常管理机制,甚至付出了比普通人要多出好多倍的艰辛,承载了别人看不见的压力。他就是想改变父母辈的这种传统的家族企业模式。所以,我们谈了了他做的梦想版的画报。

当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很正能量的梦想。

我谈过的孩子中,有想40岁就环游全球的,有想当音乐家的,有想做电影制作的,而诸如这些稍微看起来不太正统的,一般父母都不是太支持,而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恰恰是最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我们要做的是支持和引导他们,如果他自己不具备这个实力和努力,孩子会有慢慢淡化的过程。

就如那个在爸爸眼里看起来不争气的小孩,想要40岁就退休的孩子,在爸爸眼里就是完全不懂得人世之艰辛的。当被爸爸批到这点的时候,确实看到一个少爷哥们眼里充满了泪花。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哪个没有过梦想呢? 我们需要的只是轻轻触碰一下,让孩子自己来点燃!

第三个故事:凡人不平凡,每个人都有引以为傲的特殊经历。

每个孩子在自我的心目中,总是神,自己没有那么低下,一定有那么一些经历,他特别深刻和自豪的。

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孩子自己认为的不凡的经历,先认可他!

我最上面提到的例子,Hu,就是这么一个孩子,桀骜不驯,对自己的经历实际是非常自豪的。

Hu 同学,最自豪的经历是他自己创建了某某社团,某某俱乐部。但有时,不在于这个光环,很多孩子很在意自己真正投入去做的过程,即使这个过程令他觉得遗憾,那也是值得的。

Li同学,来自华附,自嘲不是竞赛高手,但大大小小参加过26场竞赛,获奖级别高的为数不多,骨子里是想证明自己。曾经也有过科学家之类的理想,尽管自己一点点在转变方向。 说起这个经历,谈起了梦想,也揭开了伤疤,那恍惚间失落的眼神哦! 不过,他还会继续竞赛,6,7月继续参赛,我很佩服这个孩子。当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

XU同学,在去美国读高中前,从来没有觉得读书是为自己学的,感觉都是为爸爸逼出来的。到了美国,才真正读书读到觉得很享受的状态,本来旁人应该理解为后知后觉,但就是那段经历,让她觉得特别充实,生命充满了奋斗和阳光,这就是孩子不平凡的经历啊!

其实每个孩子,不管他是外向的内向的,自信的不自信的,骨子里都是自我意识很强的,我们要认可的是,不管哪个孩子,都有一点独特的故事,经历,都有他标志性的特点,这段他独有的经历,他能够与你分享,代表了关系的拉近和文书的丰满!

第四个故事:谢谢你对遗憾的坦诚,我愿意和你并肩前行。

有哪些人愿意跟你谈遗憾的事或者自己的心结。

Xin同学的妈妈,在有一次咨询我她本人的留学方案时,就在分享会上,把我拉到一边,说她想申请出去留学,我发现她眼底闪烁着晶莹的液体。我问她:“怎么啦?你实话告诉我为什么出去留学?” 我那一刻是很敏感的,担心她家庭的变故(看多了婚变的家庭)。 她啊的一下,惊讶的说,这你也看得出,原来实际只是自己读书时代,书读得少,现在企业已经接近要上市的阶段,非常想突破,有个美国大学梦。 这次的沟通,显然使家长对我的信赖又加深了一步,我帮她设计了先读语言课程。

来咨询的客户,都是有遗憾的,要么自己教育小孩的遗憾,要么自身的遗憾,还有自己无法弥补给小孩的遗憾!为什么很多家长,谈到孩子的缺点或者成长,经常自责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年轻时只顾事业,顾不上小孩,以致现在落下好多问题。

Xiao同学,因为小时候都是妈妈教育,父亲很难亲自管理,孩子性格特好,什么都行! 但就是什么都好,使父母很遗憾,男孩子,应该有气概一些。所以,当触及到孩子性格的弱点时,父母就很感恩老师看孩子看得很透,能够帮助他们教育孩子,改正孩子让他们觉得遗憾的一些缺点!
Xu的爸爸自己是浙大的高材生,自然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 年轻的时候,追捧国外的教育,自由教育,读的是国际学校,小孩的压力很小,到了初中阶段,转到了重点初中,开始适应不了。 爸爸的遗憾,始终是,小时候对小孩太放养,太追崇自由教育,小孩明显应试比不过别人,导致学习和各方面都不是太自信,这是他的遗憾。

理解了家长和孩子的这些遗憾,我便能够和他们一起并肩前行!

第五个故事:亲子关系,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我经常喜欢问家长,孩子在你心目中,最让你骄傲和感动是什么?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对孩子的品格,特质的概括。往往家长谈到这个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的,孩子在旁边听着也忍不住!学生和家长,来面谈,他们都是有诉求的,我们也是需要他们的素材来支撑小孩的申请方案的。家长谈的可能都是非常小而细的,如,善良,正义,孝顺,哥们,独立,理解父母。这些都是正面的。

我们也可能遇到故意激发孩子的家长。

上次在虎门面谈,就遇到家长,一来就摆出不让孩子出去留学的状态,不签约的状态,拼命批评孩子,看得出是在激孩子,用的是激战法。但第一次见面,孩子有点没有面子,低着头,想解释些什么。我只有维护父亲的尊严,从父亲的角度讲,让孩子理解父亲的用心之类的。想不到,谈着谈着,爸爸就呵呵的搂着孩子的肩膀了。其实,有哪个父母真的愿意诋毁自己的小孩,但当你听到那些甚至有点难入耳的批评的声音的时候,最好的不是排斥,而是去理解。

当然也有敏感的亲子关系,需要我们从中去协调的。最常见的莫过于父母对于孩子来讲,太熟悉了,孩子不把父母当人物崇拜,而父母又自陷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原则中。导致父母关系激化,孩子更愿意听我们的,不愿意听父母的。父母了解孩子,还要通过我们。

这是一个需要倾听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沟通,才能建立感情的时代。 我发现我放缓了急躁的心态和节奏,愿意真的就倾听这些孩子的故事,这样虔诚的倾听,也让我和他们建立了信任和感情,挖掘到他们身上真正的闪光点!

我一直记得兰天星爸爸的话,孩子的梦是什么,怎么帮孩子入梦?
我想我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作为一个咨询顾问,我要如何跟孩子,家长一起入梦。
(原文作者:美中国际Mary老师)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学行业观察 » 一名留学顾问的心里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留学行业观察,有深度,更有态度

合作洽谈高端人才

爱打赏的同学运气都不差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